国际金融

课程首页 讲解

第三章 外汇与汇率

背景资料3—1 货币的四种价格

    
    货币有四种价格。第一种价格是票面单位,即货币单位的法定价格——1个新塞地,1个铢,1个里亚尔,1个比索等等。第二种价格是1/P,它是货币对某些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指数,按照票面单位或者账面价格计算的货币存量是名义存量,而按照商品和劳务相对价值计算的货币存量是实际存量。第三种价格形式是存款的实际利率d,即货币余额的名义利率与货币的第二种价格的变化率的代数和即。货币的第四种价格是汇率,即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交换比率。
    
    (摘自爱德华·肖著,邵伏军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88年10月)
    

背景资料3—2 汇率安排的关键是什么

    
    不同的汇率安排对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影响,如果我们将国民经济划分为外向部门(以出口为主)和内向部门(以满足内需为主)两个部分,一般而言,外向部门由于时刻要面对汇率风险,因此它们强烈希望保持汇率稳定,盯住汇率制度无疑是它们的“最爱”。
    1998年以来事实上的单一盯住美元制度使得中国外向部门在资金供给方面赢得了相对于内向部门的优势:为了在资本项目、经常项目双顺差的格局下避免人民币汇率升值,人民银行必须无条件地全盘接受企业卖出的外汇,从而投放货币,这些外汇的原始持有者——外向部门的资金状况便相对充裕。内向部门不仅无从沾光,反而因为人民银行用压缩商业银行再贷款方式进行冲销操作而独立承受了信贷紧缩的压力。
    换而言之,在当前单一盯住美元的制度下,内向部门承担了更多的冲销政策成本,外向部门则相对受惠。近年我国外经贸企业、外向型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表现相对优于内向型企业和地区,与单一盯住美元制度的这一“分配效应”特点未尝没有关系。
    利益相关者试图影响汇率安排朝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演变,本不足为奇;问题是最终汇率安排因此往往更多地取决于利益集团的集体行动能力,而不是经济合理性,最终汇率安排往往并非经济上最优汇率安排。
    从长远来看,现行的人民币盯住美元汇率安排必然改变,新的人民币汇率安排必然实施。毕竟,一个真正经济强国的货币盯住另外一种货币,这是不可思议的。与此同时,我们居民中外币资产持有者队伍正在迅速扩大,2003年10月末仅境内金融机构外汇储蓄存款就有868亿美元,居民在境外的资产规模还难以准确估算,更不用说在全世界大国中独一无二的高外贸依存度了。这一切推动着与汇率安排利害攸关的利益集团越来越庞大,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个合理的汇率安排决策机制,使得决策的过程能够充分顾及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需求,让不同阶层合理分担因此而带来的调整负担,合理分享因此而获得的利益,而不过分偏向某一阶层、某一利益集团的意见,这才是汇率安排的关键。
    
    节选自梅新育,《汇率安排的关键是什么》,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11月20日
    

背景资料3-3 有趣的巨无霸指数

    
    从1986年开始,英国的《经济学家》每年杂志都要计算“巨无霸指数”(Big Mac Index),其理论基础是购买力平价理论。在购买力平价理论中,不同国家间相同的一揽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应该可以通过汇率调整成相等的价格。“巨无霸指数”选取的一揽子商品和服务就是“巨无霸汉堡(Big Mac)”。该杂志的资料显示,这种产品在全球118个国家和地区均有销售,而且使用的配料几乎完全一样。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巨无霸在各国经过汇率换算以后价格应该相等。但事实并不如此,于是就可以计算出各国的汇率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下表是2007年7月5日该杂志计算的各国指数。
    按照“巨无霸指数”,以当前汇率进行计算,另一国家的巨无霸价格如果低于3.41美元,那么,该国货币的币值便是被低估的;反之,该国货币币值就是被高估的。照此计算,巨无霸在中国的售价大约仅合1.45美元,人民币的真实价值被低估了50%以上。巨无霸指数所体现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应约为3.23比1,但现实中的官方汇率则大致为7.6比1。巨无霸指数成为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论据之一。
    

    

背景资料3—4 人民币的购买力平价与中国的GDP国际排名

    
    最早对中国的国民收入进行国际比较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欧文·克拉维斯教授,在1981年的一篇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相对实际人均GDP的近似估计》论文中,克拉维斯对中美两国的货币购买力和人均GDP进行了近似比较分析。他估计的结果是,中国1975年的购买力平价是1美元相当于0.46元人民币,该年的人均GDP是343元,按照0.46换算,中国1975年的人均GDP就是745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人均GDP的10%。
    罗伯特·萨默斯和阿兰·赫斯顿利用克拉维斯的估计对中国各年份的人均收入进行推算,推得中国1988年人均GDP是2472美元,1994年的人均GDP就达到了4789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人均GDP的18.5%。
    中国学者任若恩教授在1994年估计中国1986年的人均GDP是1044美元,把这一结果外推到1994年,人均GDP是2645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人均GDP的10.2%,比克拉维斯等人的估计要低得多。
    郭熙保教授1997年估算中国1994年人民币购买力为1美元等于2.26元人民币,按此计算,1994年中国的GDP总值为20567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30.5%,人均1716美元,比按汇率计算的450美元高2.81倍,相当于美国的6.6%。
    易纲、范敏1997年测算的结果是1995年底人民币真实购买力是1美元等于4.2元人民币,据此估计1995年中国的GDP为13750亿美元,人均1145美元。如果只考虑可贸易商品,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可贸易品购买力平价的估计值1995年为1美元等于7.5元人民币。
    世界银行用购买力平价法对中国人均GDP的最新估计是,1994年为2510美元,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9.7%,比克拉维斯估计的要低,与任若恩的估计差不多。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世界发展指标》,我国人民币与美元的购买力平价1990年为1美元等于1.2元人民币,1999年为1美元等于1.8元人民币,2000年为1美元等于1.78元人民币,2002年为1美元等于1.79元人民币。按照这样的平价计算出来的中国GDP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的国际排名显然要比按照市场汇率计算出来的指标大大靠前。
    但是,世界银行在2008年2月26日公布了其2005年的国际比较项目(ICP)的结果,其最新估算的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是1美元等于3.45元人民币,按照这个折算比例,2005年中国的GDP总额为5.3万亿美元,位居第二位,但是较之世界银行在此之前公布的数据要小了很多,中国的GDP总额“缩水”了40%左右。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00年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大约是1美元相当于5.15元人民币。目前中国官方认同的是按照市场汇率折算的GDP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