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

课程首页 讲解

第一章 国际收支

背景资料1—1 中国关于居民与非居民的界定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于1995年9月14日发布了中国第一个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该办法于1996年1月1日实施。该办法对居民与非居民规定如下:
    中国居民是指四类人:
    (1)在中国境内居留1年以上的自然人,外国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境内的留学生、就医人员、外国驻华使馆领馆外籍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除外;
    (2)中国短期出国人员(在境外居留时间不满1年)、在境外留学人员、就医人员及中国驻外使馆工作人员及其家属;
    (3)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法人(含外商投资企业及外资金融机构)及境外法人的驻华机构(不含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外国驻华使领馆);
    (4)中国国家机关(含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团体、部队。
    

背景资料1—2 国际收支统计与银行结售汇统计的区别

    
    我国目前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对外经济统计分别是国际收支统计和银行结售汇统计。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年公布一次,所以大家更经常(每旬、每月)看到的是银行结售汇统计。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有关项目差额与银行结售汇统计报表中的相关项目差额常常不等。这两个报表的不同结论,也一直使许多涉外经济管理与决策部门的专家学者困惑不解。实际上,将这两个统计结果相对比、而且求其一致是不恰当的,因为它们的统计原则和统计范围是不相同的。
    1.统计的对象不同
    国际收支统计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而银行结售汇统计是外汇指定银行接受任何机构和个人外汇收入结汇和向机构和个人售卖外汇的系统记录,不以居民与非居民为原则来划分是否记录该交易。
    2.统计的内容不同
    结售汇统计只涉及货币流的记录,而国际收支统计不仅包括是货币流而且包括实物流和无形资产流的记录。
    由于结售汇是客户与外汇指定银行之间发生的人民币与外币之间的买卖,其买卖的结果直接导致外汇指定银行在中国外汇交易市场的买入或卖出,在目前我国央行(人民银行)平抑市场的做法下,又直接影响到央行是净买入还是净卖出,从而决定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减。所以结售汇统计能直接反映国家外汇储备的变化,这也是我们经常使用结售汇统计报表来分析我国的外汇收支和储备变化的主要原因。
    国际收支统计是对居民与非居民间所有经济交易进行记录,它不仅包括了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货币性外资的流入与流出,还包括不发生货币转换的捐赠、无形资产的转移以及实物投资等,所以统计的是货币流、实物流和无形资产流的总和。
    3.记录的时间不同
    结售汇统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即一笔交易不论是何时成交或发生,只在这笔交易在外汇指定银行结汇或售汇时才作统计,并且统计在结汇或售汇发生的当期。
    国际收支统计采用权责发生制,以商品或金融资产所有权转移为标准。以国内企业在海外发行股票为例,股票一上市,国际收支统计即将其统计在当期。而实际上,海外上市筹集的资金往往要经过两三个月才能调回国内结汇。
    

背景资料1—3 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际投资头寸表

    
    国际投资头寸表(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简称IIP)是反映特定时点上(如年末)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余额)的统计报表。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动由特定时期内的国际收支交易、价格变化、汇率变化等引起。该表中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差额就是净头寸,表明此国家或地区是对外净债权国还是净债务国。
    我国的国际投资头寸表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标准编制并公布,记录的是特定时点上我国(不含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下同)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状况。对外金融资产包括对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主要是进口预付款、出口应收款、贷款、货币和存款等)和储备资产四部分;对外金融负债包括来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主要是进口应付款、出口预收款、贷款、货币和存款等)三部分。
    国际投资头寸表与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简称BOP)一起,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完整的国际账户体系。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的是在特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发生的一切经济交易。国际投资头寸表反映的是特定时点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状况。国际投资头寸表在计价、记账单位和折算等核算原则上均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致。打个比方,国际收支平衡表相当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反映的是交易流量情况;而国际投资头寸表相当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资产负债存量状况。
    编制和公布国际投资头寸表,可以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衡量自身的涉外经济风险状况提供基础信息,对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国际投资头寸表的编制和公布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包括国民账户、财政统计、货币金融统计和国际收支统计在内的四大宏观账户统计;其次,国际投资头寸表所反映的涉外经济状况是产业政策、贸易政策、经济发展协调性等各种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为制定涉外经济发展政策和调整对外资产负债结构提供基础性信息;第三,掌握涉外经济存量及其结构,便于更加系统全面地反映该国涉外经济发展和风险状况。
    

背景资料1—4 从国际收支的项目分析看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的必然性

    
    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通过对国际收支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1997年始于泰国并迅速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有其内在的必然性,索罗斯等国际金融投机者的猛烈冲击,只是为这场危机点燃了导火索。
    1.经常项目逆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被国际社会称之为“四小虎”的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一直保持经常项目逆差。泰国经常项目逆差一直在其国内生产总值的5%以上,最高的1990年和1995年曾达8%以上;马来西亚也分别在1991年和1995年超过8%,大大超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的5%的警戒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莫里斯·戈尔茨坦曾在《经济学家》上发表预言:如果东亚国家的经常项目逆差继续保持在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5%以上的水平,那么他们就是在玩火。
    2.引进外资不当,直接投资比重偏低
    经常项目的大量逆差显示“四小虎”国内储蓄大大低于投资需求,不同程度地依赖于国际投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资依赖性的提高,为了保证外资的持续流入,东亚各国纷纷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先后不同程度地开放了金融市场,在尚未建立完善的金融监管制度的情况下便敞开了大门。
    泰国自90年代起为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大量举借外债。除个别年份外,外债总额均在GNP的35%以上,尤为不可取的是,其直接投资在投资净流入量(系指金融项目中扣除储备资产部分)中所占比重连年下降,从1990年的25.3%降至1995年的5.4%,1996年虽略有回升,但也只占7.2%。随着外债的大幅度上升,不可避免的需要动用大量外汇来偿付投资收益。从1990年至1996年仅此一项即达203.53亿美元,占同期投资净流入量的21.6%,其中1996年这一比例达到26.6%。尽管1996年底泰国的外汇储备达377亿美元,但考虑到其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120亿美元,需偿付投资收益80亿美元左右,加上随时可提取的货币和存款近60亿美元以及随时可抛售的股票和债券35亿美元,总计已达295亿美元,可应付突发事件的机动款项仅有80亿美元左右。因此,当泰铢兑美元的汇率出现下跌之势,为维持固定汇率而动用了60多亿美元之后,便不得不放弃努力而让泰铢自由浮动。
    菲律宾在“四小虎”中仅次于泰国,直接投资仅占投资净流入量的20%以下。与泰国一样,随着每年居高不下的大量融资,1990年至1995年累计支付投资收益96亿美元,占同期投资净流入量219亿美元的43.8%。
    印度尼西亚与泰国和菲律宾相比直接投资在投资净流入量中所占比重较高,但在1993年以前其他投资所占比重也在70%以上。印度尼西亚外债总额占GNP的比重始终在57%以上,而经常项目又长期处于逆差状态,1995年经常项目逆差大幅上扬,为1994年的2.5倍,达到创纪录的70.23亿美元,已占GDP的3.5%。
    马来西亚与其他三小“虎”相比,直接投资在投资净流入量中所占比重最大,但是马来西亚因所借债务需偿付的投资收益1990年至1995年平均每年达30.7亿美元,占同期年平均融资额59.4亿美元的51.7%,1995年竟高达56.8%。
    

背景资料1-5 J曲线效应的时间长短

    
    J曲线效应说明的是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影响的时滞过程,这一过程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明显存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根据美国6个独立的经济模型得出的结论是:从汇率变动到贸易量最初做出反应的时滞,进口约为7个月,出口约为10个月,而贸易收支得到改善则需要更长的时间。一般而言,发达国家货币对外贬值并稳定下来1~2年后,贸易收支才会得到明显改善。典型的例证是:1967年英镑贬值后的最初两年,英国出口量虽有所增加,出口净收入却未增长,两年后贸易收支则得到了明显改善;1985年美元贬值达20%以上,但1986年和1987年美国贸易逆差却进一步扩大,1987年后的几年内贸易逆差则连续大幅缩减;1995年日元虽然大幅升值但当年日本仍然出现了1865亿美元巨额贸易顺差,第二年贸易顺差开始下降,这从反面对J曲线效应作了验证。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贸易收支对货币贬值的反应更为灵敏,时滞也较短,一般货币贬值半年至一年后便有明显效果。
    而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东南亚各国货币贬值对其贸易影响的时滞效应较一般发展中国家自主性货币贬值要长一些,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伴随着东南亚货币贬值出现的是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正常的经济秩序和进出口秩序遭到了破坏,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传导机制难以正常发挥作用。第二,东南亚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有较大比重,而加工贸易出口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进口的增加。东南亚货币贬值后,其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的本币价格大幅上升,从而部分抵消了货币贬值所增大的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使东南亚外汇严重短缺,加之企业及银行信誉下降,国际市场往往拒绝接受他们的信用证而要求支付现金,这使东南亚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等困难重重,从而加工贸易出口难以快速增长。第三,东南亚货币对外贬值的同时,对内也大幅度贬值,1998年1~6月泰国通胀率达20.7%,印尼则超过40%。此外东南亚利率也大幅上升,1998年6月份,印尼、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短期利率分别达47.32%、23.5%、14.43%和11.08%。高通胀率和高利率加大了出口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成本,也部分抵消了货币贬值给出口商品带来的价格优势。第四,东南亚进出口贸易中地区内部贸易占有一定的比重,由于外汇短缺,东南亚各国减少了包括地区内的商品进口,从而使地区内的商品出口大为减少。第五,日元大幅度贬值,使东南亚出口产品中与日本相竞争的部分因货币贬值而造成的竞争优势几乎丧失殆尽。
    

背景资料1—6 国际收支平衡表登录方法

    
    本例题以甲国为例,列举8笔经济交易,来说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登录方法。
    [例1] 甲国企业动用其在国外银行的存款进口设备100万美元,记为
    借:进口100万美元
      贷:对外国私人银行的短期债权100万美元
    分析:商品进口应记入借方项目,动用在国外银行的存款意味着在外资产的减少,应该记入贷方项目,该项目属于金融项目下的其他投资。
    [例2] 外国人在甲国旅游花销30万美元,甲国旅游企业将所得30万美元存入银行,记为
    借:对外国私人银行的短期债权30万美元
      贷:旅游收入30万美元
    分析:30万美元最后要变成甲国在外国私人银行的短期债权,故应记入借方。旅游收入属经常项目下的无形贸易,应该记入贷方。
    [例3] 外国以价值1 000万美元的设备投入甲国,兴办合资企业,记为
    借:进口1 000万美元
      贷:外国对甲国的长期投资1 000万美元
    分析:投资入股的设备看作是进口物资,故应该记入借方。外国对甲国的长期投资应记入贷方。
    [例4] 甲国政府动用外汇库存40万美元向某外国提供无偿援助,另提供相当于60万美元的粮食药品援助,记为
    借:官方无偿援助100万美元
      贷:官方储备40万美元
        出口60万美元
    分析:官方无偿援助属于经常转移账户,甲国援助他国的应该记入借方。官方储备属平衡账户,贷方记40万美元表示储备减少40万美元;援助他国的粮食药品相当于出口,记入贷方。
    [例5] 甲国某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150万美元,其中75万美元用于在当地的再投资,50万美元购买当地商品后运往国内,25万美元调回国内结售给政府以换取本国货币,记为
    借:进口50万美元
      官方储备25万美元
      对外直接投资75万美元
      贷:海外投资利润收入150万美元
    分析:海外投资的利润收入属于经常项目下,应记入贷方150万美元。75万美元用于再投资,应记入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借方。购买商品运回甲国,相当于进口,故记入借方50万美元。25万美元调回甲国,增加了甲国的外汇储备,故应记入官方储备项目的借方。
    [例6] 驻甲国的世界银行总部决定向印度提供价值720万美元的贷款,用于支持印度的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分析:国际金融组织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居民,故其收支不应该记录在甲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
    [例7] 甲国石油进口商租用希腊公司经营的油轮,支付劳务费用40万美元,用支票支取在瑞士银行的存款给付,记为
    借:劳务输入——运输40万美元
      贷:金融项目——对外国私人银行的短期债权40万美元
    分析:租用希腊公司的油轮意味着从希腊获得了劳务服务,劳务输入应记入借方。用国外银行存款支付,意味着在国外的资产减少,记入贷方。
    [例8] 甲国居民动用其在海外银行存款80万美元,用以购买外国某公司的股票,记为
    借:证券投资80万美元
      贷:对外国私人银行的短期债权80万美元
    现将上述8笔交易的有关数据编成一张国际收支平衡表(参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