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成本计算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成本计算的一般方法。了解成本计算方法的内容,掌握取得资产成本、耗费资产成本的计算方法,理解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成本的内涵;掌握产品成本计算的一般原理。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成本计算概述
一、成本计算的定义
成本计算是对应计入一定对象的全部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并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会计方法。
二、成本计算的内容
(一)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
(二)资产耗费成本的计算。
(三)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成本的计算。
(四)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三、成本计算的作用
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基础;是确定耗费补偿尺度的重要方法;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 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
一、材料取得成本的计算
(一)外购材料取得成本的计算
按照实际成本计价原则分析,材料取得成本包括买价和附带成本。其构成用公式表示为:
外购材料取得成本=买价+附带成本
(二)自制材料取得成本的计算
按实际成本计价原则计算自制材料的成本时,其成本构成公式为:
二、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计算
外购固定资产时,除支付买价外,还会发生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等。按照实际成本计价原则,这些费用均应构成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公式表示为:
第三节 资产耗费成本的计算
一、存货盘存制度
(一)永续盘存制。永续盘存制,又称永续盘存法、账面盘存制,是根据账簿记录计算账面结存数量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存货的增加和减少,平时都要根据会计凭证连续登记入账,随时可以根据账簿记录结出账面结存数。账面结存数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二)实地盘存制。实地盘存制又称实地盘存法,是根据实地盘点或技术推算所得的实存数量,作为各项存货账面结存数量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存货的增加业务,平时都要根据会计凭证连续登记入账。但对于存货的正常减少业务,平时不登记入账。平时不结算账面结存数,而是期末根据实地盘点或技术推算所得的实存数量作为账面结存数量。然后再倒挤计算出本期财产物资的减少数。计算本期减少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二、存货的计价方法
(一)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进的存货先发出为假定前提。
(二)后进先出法。是以后购进的存货先发出为假定前提。
(三)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四)移动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
(五)个别计价法。采用这种方法,是以某批存货收入时的实际单位成本作为该批存货发出的实际成本,即发出某批存货要根据该批存货购入时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
三、存货结转的账务处理
第四节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成本的计算
一、负债成本的计算
利息通常按负债本金及利率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二、所有者权益成本的计算
对于企业来说,应付的利润就是使用所有者投资的成本。
第五节 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一、产品成本计算概述
产品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直接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所有主要原料、材料及辅助材料、燃料等等;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产品制造的工人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是指不属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其他费用。
二、产品成本计算原理
“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归集了本期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加上“生产成本”账户的期初余额,构成本期生产费用合计数。如果生产的产品全部完工,本期生产费用合计全部作为完工产品成本转出;如果本期生产的产品全部未完工,本期生产费用合计全部作为在产品成本,留在“生产成本”账户借方,以期末余额的形式表现;如果本期生产的产品一部分完工,一部分没有完工,则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将本期生产费用合计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