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

课程首页 讲解

第六章 会计账簿

第六章 会计账簿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会计账簿的设置和填制。理解会计账簿的定义、作用以及与其他会计记录方法的关系;了解账簿的分类;掌握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的设置、作用、填制;掌握更正错账的方法;了解会计账簿的更换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会计账簿概述

    
    一、会计账簿的意义
    会计账簿,简称账簿,是由具有一定格式、互有联系的若干账页所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用以全面、系统、序时、分类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记。从外表形式上看,账簿是由若干预先印制成专门格式的账页所组成的。
    二、设置和登记账簿的作用
    设置和登记账簿作为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经济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账簿的种类
    账簿按用途分类,可以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
    账簿按形式分类,可以分为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和卡片式账簿。
    

第二节 会计账簿的登记

    
    一、会计账簿的基本要素
    各种账簿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内容:封面、扉页、账页。
    账页格式包括六个方面:账户名称,或称会计科目;登账日期栏;凭证种类和号数栏;摘要栏;借、贷方金额及余额的方向、金额栏;总页次和分户页次。
    二、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
    日记账可以用来连续记录全部经济业务的完成情况,也可以用来连续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的完成情况。为了逐日反映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情况,各单位一般应设置特种日记账,通过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分别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入、支出及结存情况。
    三、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
    总分类账是按照总分类账户分类登记全部经济业务的账簿。在总分类账中,应按照会计科目的编码顺序分设账户,并为每个账户预留若干账页。由于总分类账能够全面地、总括地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并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资料,因而任何单位都要设置总分类账。
    总分类账一般采用借方、贷方、余额三栏式的订本账。
    明细分类账是按照明细分类账户详细记录某一经济业务的账簿。各个单位在设置总分类账的基础上,还应根据管理的需要,按照总账科目设置若干必要的明细分类账,作为总分类账的必要补充。明细分类账主要有三种格式:三栏式明细分类账、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多栏式明细分类账。
    

第三节 记账的规则

    
    一、启用账簿的规则
    在启用账簿时,应在账簿封面上写明单位名称和账簿名称。在账簿扉页上应附“账簿使用登记表”或“账簿启用表”上登记有关内容。
    二、登记账簿的规则
    进行账簿登记,一般应遵循八项原则。
    三、更正错账规则
    如果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应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更正,不得涂改、挖补或用消字液消除字迹。更正错误的规则有三个方面。
    划线更正,又称红线更正。如果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而其所依据的记账凭证没有错误,即纯属记账时文字或数字的笔误,应采用划线更正的方法进行更正。
    红字更正,又称红字冲销。在会计上,以红字记录表明对原记录的冲减。红字更正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根据记账凭证所记录的内容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有错误,应采用红字更正法。
    2.根据记账凭证所记录的内容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记账方向都没有错误,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的金额相吻合,只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的正确金额,应采用红字更正法。
    补充登记,又称蓝字补记。根据记账凭证所记录的内容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都没有错误,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的金额相吻合,只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的正确金额,应采用补充登记法。
    四、总分类账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规则
    平行登记是指经济业务发生后,根据会计凭证,一方面要登记有关的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要同时登记该总分类账所属的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有:依据相同,方向一致,金额相等。根据总分类账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的规则记账之后,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的结果产生下列数量关系:(1)总分类账有关账户本期发生额与其所属各个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的合计数之和必然相等。(2)总分类账有关账户期末余额与其所属各个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之和必然相等。
    五、账簿的更换
    为了清晰地反映各个会计年度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每个会计年度开始时,一般都要启用新账,并把上年度的会计账簿归档保管。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及明细分类账都要每年更换新账,但固定资产明细账或固定资产卡片可以继续使用,不必每年更换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