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认知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社会认知领域的相关内容和经典研究。理解我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认识自己?以及如何对行为的原因加以认定?本章的重点是个人知觉和归因问题,需要掌握印象形成的概念、维度、模型以及偏差和线索。掌握和自我有关的一系列概念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意义。掌握几种主要的归因理论,如海德的理论,维纳的理论以及归因风格理论对原因的解释思路。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个人知觉
一、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一)第一印象及其三个重要的维度
(二)形成整体印象的几种模型:平均模型、累加模型、平均加权模型
(三)个人知觉中的偏差:晕轮效应、慈悲效应、负性效应
二、个人知觉的线索:情绪线索、非语言和超语言线索
第二节 自我知觉
一、自我知觉: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的对象时的心理状态。
内在自我觉知和公众自我觉知
二、自我图式:自我图式是指我们用来组织和指引与自己有关的信息的一套自我信念。
自我参照效应、自我差异理论、“The Twenty Statement Test”
三、自 尊: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Baumeister总结出的个体提高自尊的方法
四、自我提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五、自我确认: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六、自我表演:是指人们在别人对自己形成印象时所做的显露。
Jones总结出的6种自我表演的策略
七、自我障碍策略:指人们提前准备的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
八、自我检控:通过观察他人自我表演的线索来对自己的自我表演加以控制。
九、自证预言:我们对他人的期望会影响到对方的行为,使对方按照我们的期望行事。
十、体 像:是用来描述与个体对自己躯体知觉有关的现象的总称。
第三节 社会认知
一、分类与图式
二、图式的种类:个人图式、自我图式、团体图式、角色图式、事件图式(剧本)
第四节 归因问题
一、归因理论
(一)归因的概念
(二)海德的归因理论:内—外因、共变原则、排除原则
(三)维纳的归因理论:归因的两个维度、四个方面的具体归因
(四)Lyn Abramson的归因风格理论:抑郁型和乐观型的归因风格
(五)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三种归因和三种信息
(六)Jones和Davis的对应推论理论:何种情况下归于内在配置
(七)Bem的自我知觉理论:怎样对自己的行为归因
二、归因过程中的偏误:基本归因错误和自利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