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概念
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概念首先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詹姆士?米德在其著作《国际经济政策理论,第一卷:国际收支》(1951年)中提出的,该书还专门探讨了一国同时实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的政策选择和配合问题。此后,许多经济学家继续研究米德提出的课题:澳大利亚经济学家索尔特和美国学家斯旺各自独立地运用几何图形对米德的理论予以重新表述;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则提出“分配法则”,发展了米德学说。
对于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的概念,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解释。
关于内部平衡,米德认为其“目标仅仅是保持足够高的对各国国内产品的总需求水平,以维持充分就业,但总需求水平又不致高到使货币价格和成本出现持续的膨胀”,换言之,米德将内部平衡定义为实现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菲里普斯曲线(表达通货膨胀与失业交替关系的曲线)出现后,人们把内部平衡概念解释为菲里普斯曲线上的一个最优点,在该点上,进一步降低失业的边际收益将被因之引起的通货膨胀上升的边际成本超过。米尔顿、费里德曼提出自然失业率假说之后,内部平衡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与自然失业率意义等同的概念。总而言之,内部平衡一般地可被定义为与谨慎控制的通货膨胀相一致的最高需求水平。
外部平衡则是指国际收支处于平衡时的情况。但对国际收支平衡,不同的经济学家又有不同的解释。米德的分析限于经常项目,因而在他那里外部平衡主要指经常项目既无赢余也无赤字时的状态。后来的经济学家注意到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性,故而外部平衡被描绘为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总的平衡,做法之一是将其定义为一国外汇储备的变动为零时的状态,之二则是将其定义为在储蓄和生产率的实际力量所决定的资本流出和流入时所必需的经常项目赢余或赤字。
米德冲突
米德冲突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追求内部、外部均衡,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
实践中各国追求内外均衡的具体做法和原因
在实践中,多数国家采用财政与货币政策来维持内部均衡,同时将汇率政策与直接控制结合起来维持外部均衡。这样做的原因在于:
第一,就达到内部均衡而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对于支出转换政策更有利。支出调整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国内收入和国内总支出,或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收缩或扩张国内投资和消费总需求来调控国内总供给和总需求,以达到内部均衡目标。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仍须通过改变整个宏观经济来影响进口需求和出口供给,以达到外部的均衡目标。很明显,支出调整政策为实现外部均衡所做的努力将会对国内经济形成较大的冲击。
第二,就达到外部均衡而言,汇率政策与直接控制更有效。汇率政策和直接控制通过改变相对价格直接作用于进出口和资本流动影响国际收支,其效果立竿见影。当一国贬值本币或以行政及关税手段限制进口,促进出口时,也会导致总需求和国内经济的调整,但这种影响与财政和货币政策相比小得多。因此,为达到外部均衡,选择汇率政策和直接控制较为合适,且不会对国内经济造成大的冲击。
第三,直接控制与汇率政策的结合可以实现总量与结构调整的统一。在运用汇率政策进行总量调节时,可运用关税、出口配额、补贴等直接控制措施结合国内产业结构政策对不同类型的进出口物资进行调整,促进贸易结构优化,实现质的均衡;通过改变资本项目管理和利用外资策略来控制外资流入的速度和规模,并引导外资投向,调节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的比例,从而改善外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