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原因
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内在原因在于国际间生产要素的差异性和产品生产所使用的要素密集程度的不同。
国际间生产要素的差异性,从静态看来,取决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尤其是各国自然资源的差异,主要是由各国的地理条件和特殊的气候以及国土面积所决定的;从动态来看,则也是由历史的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等因素引起的。
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引起生产要素价格的不同,是从供给角度而言;而产品生产的要素密集程度差异致使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则是从需求角度论述的。各国间某种产品生产的要素密集程度的差异,取决于各国的技术系数,即为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直接投资的特点
对外直接投资可以表现为在海外建厂设立分公司,也可以表现为对国外企业提供大量贷款或购买其大部分股权的资金移动。其特点表现如下:
第一,直接投资是一种真实资本的移动。直接投资往往是和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联系在一起的,这些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品(设备、厂房等)、技术和专利、管理人员等。因而直接投资是导致改变资源分配的真实资本的流动。
第二,直接投资是一种不完全竞争。为了抵制本地公司坐地得利的内在优势,来自外国直接投资的企业必须拥有当地公司所没有的另外的优势,这种优势,就是跨国公司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具体表现为:跨国公司可以比较充分地利用国际分工的好处、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垄断的优势、可以有多种资金融通渠道、较易逃避各种国际贸易和资金流动的限制。
第三,直接投资不一定总是有资本移动。在很多情况下,直接投资最初根本就没有资本净移动,母公司完全是在东道国借取创办企业的金融资本,只是加上它的商标牌号、经营准则,以及较少属于有形资产的其他一些资产而已。
直接投资的原因
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多种多样,对它们的探索和阐述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直接投资理论。
最早的理论把直接投资和一般资本流动的原因等同起来,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出于追逐收益最大化或分散危险的考虑。战后海外直接投资的飞速增长和投资形式的多样化,促使了60年代后新的理论的出现。
1.区域理论
该理论又可分为供给导向区域论和需求导向区域论。前者认为,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公司若已达到最大利润,就会寻找成本最低的地方从事生产;后者则认为,主要是市场和竞争者的分布情况决定着国际直接投资地域的选择。该理论只能说明一些大垄断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激烈竞争,而不足以解释一般对外投资的原因,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原因。
2.贸易障碍诱发论
在原先依靠出口商品占领了市场的国家和地区,如果出现日益增大的人为贸易壁垒或运输成本的负担,可以通过直接投资来绕过贸易壁垒或减少运输成本,以此来保护原有的市场和利润。因而有人认为,只要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受到限制,就会诱发国际投资。该理论确实解释了不少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却不能概括所有对外投资的动机。
3.内部化理论。
这是指跨国公司可通过控制在不同国家中子公司的活动,把正常的商业交往变成公司集团的内部转移,使各子公司的业务活动都服从于整个公司集团的利益,以此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利益。但跨国公司的内部化经营方针有时也不得不屈从于国际政治、经济变化的格局,因而这一理论缺乏对国际宏观经济背景的分析。
此外,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理论还有产品生命周期论和不完全竞争论。
直接投资的经济影响
就投资国而言,其有利的影响在于:(1)经过一段时间后,国外投资所赚的各种收益的回流,对国际收支是有利的。(2)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能带动相当一部分本国商品从母公司流向子公司,对本国经济增长有利。而其不利的影响包括:(1)对外投资在短期内造成资金外流,对国际收支不利。(2)生产资本外流,可能加剧国内失业;技术外流,可能导致本国技术优势的丧失;投资收益的回流,可能增加本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上述现象对本国经济增长显然不利。总体看来,一般认为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对投资国的国际收支和经济增长还是有利的。
就东道国而言,其影响也分两个方面。有利之处在于:(1)外资流入在短期内对国际收支有利。(2)外来投资会给东道国带来一些间接利益,有可能促进国民收入的增加,刺激国内储蓄和资本的形成,这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有利。不利之处在于:(1)就长期而言,跨国公司子公司汇出的资金一定多于带入的资金,而且通常跨国公司所得总要大于东道国所得,这对国际收支又会产生不利影响。(2)跨国公司并不促进出口。(3)跨国公司一般只追求自身利益,不顾当地利益;只关心利用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进行生产,获取高额利润,而不考虑当地技术进步和环境污染,上述对东道国的经济发展不利。(4)跨国公司可能会形成对东道国经济一定程度的控制,甚至对当地的政治进行干预。综合而言,外来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国际收支和经济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还要视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而定。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劳动力的国际流动通常也被称作移民。据统计,1851—1970年间,欧洲移民海外的人口达6000万。19世纪,欧洲移民纷纷涌向北美新大陆,成为北美大陆开拓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欧共体各国的外籍工人比重也在增加,其中瑞士有30%,比利时有10%,法国有9%,联邦德国有4.5%。现在的移民数量有增无减,西欧、北美、中东、东南亚、南非和南美是劳动力流动的中心。
历史上移民劳动者类型和迁徙性人口流动的社会结构是不断变化的。在19世纪前2/3时期内,国际流动中老移民(工业工人)占据多数,而在19世纪的后1/3时期和20世纪前1/3时期内,新移民(农业过剩人口)占了多数。二战后,最明显的特点是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加入了国际劳动力流动行列,即人才外流。
技术转让的障碍
即使在完全竞争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国际技术转让也会遇到障碍。
来自技术输出国的障碍主要为:政治性保密、商业性保密、专利权、政策性考虑等。
来自技术吸收国的障碍则可分为以下九种:(1)需求障碍,指利用国外新技术制成的新产品在本国没有销路;(2)资本障碍,指本国缺少资本,无法吸收国外新技术;(3)自然资源障碍,指本国缺少为使用和发展某种新技术所需要的自然资源;(4)规模障碍,即受本国企业规模的限制,采用新技术后的生产成本要高于国外同类企业,因而不愿采用国外新技术;(5)劳动成本障碍,指本国劳动力供给充足,工资水平较低,从而不愿采用国外某种节约劳动的新技术;(6)技术障碍,指本国缺少为使用和发展该种新技术所需要的技术人才,无法利用国外新技术;(7)基础结构障碍,即本国缺少为使用和发展某种新技术所必需的动力、运输、港口、库藏、技术服务、修理条件等;(8)文化障碍,指本国政府或国民出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不主张引进国外技术或对某种国外技术有不好的评价等;(9)策略性障碍,指本国政府或企业在安排投资时,根据轻重缓急、先后次序,可能拒绝或推迟某些新技术的引进。
技术转让的途径
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可从以下四种途径从国外获得新技术:其一,从国外进口新产品、新机器设备,并进行仿制;其二,从国外购买专利权或设计,在国内组织生产;其三,从国外在国内建立的工厂中得到新的生产知识;其四,接受外国政府或外国企业的技术援助,或与之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或派职工去国外学习技术。同样,一国也可通过类似的途径向国外输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