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国际经济秩序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学习重点在于掌握经济一体的基本理论、基本形式及其经济效应分析、主要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以及国际经济秩序的一般问题。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和趋势,关注中国当前参加的一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及意义。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经济一体化分析
一、关税同盟与一体化的经济含义
(一)经济一体化和次优理论
经济一体化是指参加国将部分经济权力,为了一体化组织的共同利益而让渡给一体化组织,根据共同利益,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行使的过程与情况。
次优理论:当私人与社会成本之间发生背离,自由贸易不能自动使经济达到帕累托状态,而政策制定者无法消除这种背离时,便需要采用新的贸易状态如关税来消除,在现实中体现为一种有管理的市场经济。
(二)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
贸易创造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中指结成关税同盟后,因取消关税降低了贸易商品的价格,从而使产品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这便是贸易创造。
贸易转移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中指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将从低成本供应国(非成员国)转向高成本工业国(成员国),这就是贸易转移,这对进口国来讲是一种福利损失。
二、关税同盟的经济分析
(一)关税同盟的图形分析
假设:该国是小国,、为需求与供给曲线,无关税时,该国从成本低的A国进口,在下进口,此时,B国因成本高被排除在贸易之外。征收的关税,进口减为,若此时该国与B国结成关税同盟,两国间无关税,A国被排除出贸易,该国以价格进口的商品,见图9-1
图9-1 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分析
说明:该国与B国结成关税同盟,消费者比在关税价格下有更多的福利,但却不如与A国结成关税同盟的利益多。
(二)关税同盟的政策含义
关税同盟的成员国通过参加同盟是否利益更大,取决于若干条件,例如,关税同盟成员国与外部世界国家生产成本相差序利益大;结成关税同盟前,成员间关税高,则结成关税同盟利益大;同盟成员与非成员之间的贸易壁垒低,则贸易创造多;关税同盟成员数目多,则低成本成员国存在的可能性大,故贸易创造的机会多,关税同盟成员间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则结成关税同盟的利益大;地理位置近、运输方便则利益大;结成关税同盟前贸易量大、关系密切则贸易创造大,等等。
第二节 经济一体化的案例分析
一、欧洲联盟
1951年欧洲6国建成煤钢联营,1957年罗马条约签字,1958年欧洲共同市场诞生,90年代,欧洲形成统一大市场,1999年欧洲统一货币欧元开始使用。目前欧盟成员国有25个,经济实力与美国相当。
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
由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组成,规定了自由贸易、消除关税的时间表,并将在适宜的时间向南方扩展,该组织宣称对世界其他国家将不实行排斥性的作法,这与欧盟有差异。
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亚太经合组织是论坛性质的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合作与经济竞争共存,其未来发展是各界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