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比较利益学说进行补充,并针对该理论的缺陷进行新的论述,同时对古典经济学未涉及的内容,如需求、规模收益等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方面进行了探讨。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H-O模型及其分析
一、H-O模型的基本命题
(一)H-O模型的提出与模型要解决的问题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认为,比较利益产生自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劳动成本差异,后人以机会成本差异代替了劳动成本差异,但劳动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未给以解释,H-O模型对此给予了说明。
(二)H-O模型的假设前提
1.理论为两个国家(A、B)、两种要素(劳动与资本)、两种产品(X、Y)的模型;
2.两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方法相同,技术水平一样,投入系数相同,即具有同样的生产函数,产量只是要素投入量的因变量;
3.商品、要素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在一国内可以完全流动,在国际间完全不流动;
4.两个国家中一个是资本存量相对丰富的国家,因而利息率相对较低,一个是劳动存量相对丰富的国家,因而工资率较低;
5.影响贸易的一些其他因素,如运输、需求、贸易壁垒等被排除。
(三)H-O模型的基本命题分析
H-O模型有三个(或四个)基本论点:
1.每个国家以自己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从事商品的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相反,如果以自己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从事专业化生产和国际交换,就会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一国出口的总是那些以自己相对丰富的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则总是那些需要用本国相对稀缺的要素生产的产品。
2.如果两个国家生产要素存量(如劳动与资本)的比例不同,即使两个国家相同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完全一样,也会产生生产成本的差异,从而使两国发生商品流动,即贸易关系。
3.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使各贸易参与国之间的要素报酬(利息、地租、工资)差异缩小,出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4.在这一理论中,还存在着雷布津斯基(Rybcznski) 定理和斯托尔泼—萨缪尔森(Stolper-Samuelson)定理(参见有关参考书,不作为考试要求)。
二、H-O模型的基本内容
(一)H-O模型的基本内在逻辑关系
同样产品的价格绝对差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价格绝对差是由成本绝对差决定的;成本的绝对差是由要素价格差决定的;要素价格绝对差是由要素存量比率不同决定的;要素存量比率差异是由要素供求决定的;要素的供给则是由要素禀赋决定的。
(二)H-O模型的数学公式推导证明
设:X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L为劳动投入系数,C为资本投入系数,W为工资率,R为利息率,A国为资本相对丰富国家,B国为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公式推导如下:
(A国Y产品的单位成本);变换可为:
令(即Y产品的资本—劳动比,也即要素密集度)
(A国国内的要素价格比),则有:
同理可以得出:
因贸易产生于同类产品的价格差,以Y产品为价格标准,应该有:
=
=
等式右边上下同乘、,经简单变换有:
=
因为A国是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故利息率较低,而相对较高;B国是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故较低,而较高;因此便有,即,。又因为Y产品是资本密集形产品,X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于是有,即,。代入上式,可得出公式右边为正值。因为公式两边需要相等,故公式左边显然应该大于0,而公式左边大于0,便意味着存在着价格差,贸易可以因此而产生。
(三)要素价格均衡及其分析
要素价格均衡意味着商品的价格差为0,如果从上面的公式中考察,便应该有:
,代入上面的公式则为:
因为在假设前提中有A国与B国的生产函数相同,即每种产品在不同的国家的投入系数相同,即;,但已知X、Y两种商品的资本–劳动比不同,即不等于,又已知(密集度不同),故只有,即两国的要素价格比趋同。
三、对H-O模型的评价
(一)H-O模型与比较利益说的异同点
从基本层面看,H-O模型是建立在相对优势基础上的,要素流动假设也基本一致,但H-O模型认为一种要素(劳动)无法进行生产,至少应为两种,国内、国际贸易均为不同区域间的商品贸易,本质是相同的,交换的原则也是相同的;李嘉图则认为国内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不能应用于国际贸易,李嘉图认为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H-O模型则将劳动生产率一致作为自己分析的出发点。
(二)H-O模型的政策含义
发挥一个国家固有的优势,从优势出发进行贸易,是各国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必须考虑的。但该模型也可能使一国相对落后的经济结构凝固化。
(三)对H-O模型的评价
从一国基本经济资源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产品结构、地理格局),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是H-O理论有益的方面;但禀赋并非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同时比较强调静态结果,排除了技术进步的因素以及许多实际存在的情况,影响了理论的广泛适用性,另外对于需求因素并未予以充分的重视,也影响了该理论对于实际情况的分析。
第二节 列昂惕夫反论及国际贸易的新要素理论
一、列昂惕夫反论
(一)列昂惕夫反论的提出
H-O模型自提出后,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学者开始利用经验数字对该模型予以检验,以考察它是否能够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由于有若干检验的结果不支持H-O模型,出现了与该模型相悖的结论,反论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的。
(二)列昂惕夫反论的基本内容
列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的创造者,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用投入–产出模型对美国40年代和50年代的对外贸易情况进行了分析,考察了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和美国进口替代产品(即美国既进口又自己生产的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发现美国参加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专业分工基础之上的(即出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低于进口替代产品),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专业化分工基础之上的,即美国是通过对外贸易安排剩余劳动力和节约资本的。这一结论引起了经济学界和国际贸易界的巨大争议。
(三)围绕列昂惕夫反论展开的理论
反论与H-O模型的原理是相悖的,许多人用同样的方法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进行了检验。列昂惕夫认为,美国工人具有其他国家工人3倍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应该用工人数乘以3,故是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持要素密集度逆转观点的人认为,某种商品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国家则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如小麦在非洲与美国的生产);另外,还有诸如资本密集型产品需求偏好论、关税结构说和自然资源稀缺等理论来对反论的现象予以解释。
二、国际贸易新要素理论
国际贸易新要素学说扩大了要素的范围,赋予要素新的含义,如智力投资、培训、科技进步以及信息的获得都可以形成新的比较利益,出现新的贸易的相对优势。
(一)人力资本说的基本内容与评价
人力资本是资本与劳动力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人们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如进行教育、职业培训、保健等),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劳动生产率得到提升,从而对一个国家参加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产生作用与影响。该学说认为新时代人力资本的结构与物质资本同样重要,一个国家应该重视人力投资,取得好的投资效益,才可能产生新的比较优势。
(二)R&D学说的基本内容与评价
研究与开发也是一种生产要素。研究与开发的多寡,可以改变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而充裕的资金、丰富的自然资源、高质量的人才是从事研究开发的条件,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是研究开发产业化的基础,研究开发的变化可以产生新的比较利益,这不是靠扩大已有的规模,而是通过向研究、开发进行投资取得的。在实际衡量中大多利用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来计算它。该学说强调了科技在国际贸易优势形成中的作用,符合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
(三)信息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与评价
信息是可以创造价值并能进行交换的无形资源,是现代生产要素的组成部分,占有信息便会产生贸易,信息本身同时又是可以交换的商品,是一种软件要素,而且是一种无限的资源,占据信息意味着比较优势的改变,可以促进一国贸易格局的变化。目前这种理论并不很完善,需要进一步充实,但它却代表着重要的发展方向。
(四)要素密集度逆转理论
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国家可能具有不同的资本-劳动比。在资本相对丰富的国家,可以作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在劳动相对丰富的国家,可以作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当然,这要求要素间存在替代的可能。
另外,需求也是解释反论的一种角度,美国的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就是很好的例证。
三、国际贸易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一)国际贸易技术差距论的基本内容与评价
技术差距论认为贸易国之间技术差异的存在是解释某类贸易发生的原因。新产品总是在发达国家首先诞生,其他国家由于技术差距,要等一段时间后才能进行模仿性生产,在这一段时间内便存在着贸易的机会与可能了。见图3-1。
图3-1 技术差距贸易论图解
说明:为需求滞后,取决于收入因素,模仿国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为反应滞后,取决于模仿国厂商的反应,以及规模经济、价格、市场、关税等;为掌握滞后,取决于模仿国取得技术的渠道,消化技术的能力等;为模仿滞后,之后模仿国便会以低成本为基础进行出口。为两国贸易期间(因技术差距而造成)。
(二)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的基本内容
产品生命周期的四阶段理论。第一阶段,创新国由于具有广大的市场、高水平的科技人员、科技投入高,且企业将创新转化为产品的能力强,因此创新发生在创新国,并对该产品有生产和市场的垄断。第二阶段,外国开始模仿,创新国产品在该国的竞争力下降。第三阶段,外国模仿者开始向第三国出口,创新国出口受到影响大幅度下降。第四阶段,外国产品进入创新国市场,创新国开始从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该种商品在创新国完成周期,而在模仿国开始其周期。该过程像接力棒传递过程一样。
图3-2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解
(三)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图形说明
图3-2上部为创新国,下部为模仿国。
说明:在点创新国生产新产品,时出口,达到出口高峰,时出口为0,之后开始进口;模仿国在时开始进口,时开始生产,时达到自给,之后开始以低成本出口。
(四)对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
生命周期理论使得比较利益、H-O模型从静态发展为动态,把管理、科技、外部经济因素等引入贸易模型,比传统理论进了一步。但由于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各国面临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环境不同,故生命周期的循环并不是国际贸易普遍的、必然的现象。而且在这种动态中创新与模仿者的地位却有某种程度的固定(如美国常常被认为是创新者)。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提出
传统贸易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当代国际贸易的实际,因为多数贸易是在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行(如发达国家),而相当部分的贸易又是在相同的产业内进行的,如相同类别产品的双向贸易,等等,而且当代贸易并没有引发大规模的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收入的再分配。所有这些需要新的理论进行说明,产业内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二)产业内贸易的定义及分类
产业是指投入要素相近,产品用途可以相互替代;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类产品既出口又进口的现象,即贸易重叠。产业内贸易分两类:
(1)相同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
(2)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异质产品产业内贸易)
(三)产业内贸易的数学衡量
巴拉萨指数:;G–L指数:,即1减去巴拉萨指数。
(四)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同质产品是指完全相同且可以相互替代的产品。
(五)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异质产品是指供给上投入要素相似、需求上可替代但不能完全替代的产品,我们所指的是后者。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有三个命题:
1.产品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基础,这体现在牌号、规格、服务等特点上的不同,需求因特点不同产生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2.需求偏好相似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动因,这一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因厂商首先满足的是国内熟悉的市场;人均收入决定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收入相似则市场之间的隔阂较小,易于发生贸易。
3.规模收益是产业内贸易的利益来源。具有相似禀赋的不同国家,其中若有一国因规模经济而使成本降低(源于固定资本的分摊和专业分工的利益),它便会因此产生新的比较优势,而在贸易中受益。
二、政策贸易理论
(一)战略政策贸易理论
该理论是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实行贸易干涉与干预的基础,一国可以通过各种政策的干预(如税收、补贴、经济合作等),在对本国至关重要的生产领域中创造出比较优势,而这些生产领域具有很强的各种前后向的联系,不仅可以带动经济发展,而且具有广泛的外部经济效益。该理论常常与产业政策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是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通过贸易获取利益,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二)贸易扭曲理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产品的边际成本不等于价格即为扭曲(即对帕累托状态的背离)。国际贸易的扭曲反应在边际进—出口替代率、产品边际转换率、消费的边际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之间的不相等上(四种组合),引起扭曲的原因有两类:政府政策干预造成市场不完全。扭曲对贸易的影响:保护主义的根源;要以适当的政策干预以求次优的达到。消除扭曲的措施:贸易、生产、消费和要素的税收与补贴措施,要注意附加扭曲。
(三)对策论与国际贸易
对策论是分析策略性的决策理论,是该理论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指影响国际贸易结果变量的多个参与者在各个方面的决策。应该了解诸如纳什均衡,动态博弈、重复博弈、不完全信息博弈,等等。
(四)“荷兰病”的探讨
荷兰病是指小国经济的某一贸易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贸易部门的衰落,如果衰落的部门是制造业部门,则会产生人们所说的非工业化现象。荷兰病的原因在于某贸易部门的扩展,因劳动力供给既定而使工资上升,从而国内其他可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成本提高,由于其他贸易部门的价格是由世界市场确定的无法转嫁成本,造成部门的收缩,而非贸易部门却可以将成本增加部分转嫁给消费方,于是某一贸易部门异常的扩张,会使其他贸易部门收缩,且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比较相对收缩,总比较利益下降,与进口产品竞争时处于劣势。此情况的典型案例是荷兰开发天然气、英国开发北海油田后出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