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课程首页 讲解

第六章 汇率理论

第六章 汇率理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将向学生介绍外汇的定义及作用、汇率及其决定,以及汇率决定一般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本章的主要内容,切实理解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并会计算实际汇率、远期汇率,以及汇率的升、贴水。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的汇率相关知识来解释、分析当前有关汇率的经济现象。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一、外汇定义及其作用
    (一)外汇的概念
    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机构、外汇平准基金组织以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用作支付使用的国际支付手段或债权。
    (二)外汇的作用
    作为国际购买手段进行国际间的货物、服务等产出的买卖;非为国际支付手段为国际商品、国际金融、国际劳务、国际资金等方面债权、债务的清偿;作为国际储备手段,支付一国必须偿付的债务,维持本币汇率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与增长;作为国际财富的象征,实际是对国外债权的持有,并能转化为其它资产。
    二、汇率及其标价法
    (一)汇率的标价法
    汇率是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比价关系,是外汇在市场中的价格。
    汇率可以表示为几种形式: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用一定本币来表示其价格,简言之,外币不动本币动;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标准,用外币来表示本币的价格,简言之,本币不动外币动;美元标价法——外汇交易中以美元为基准,表示各国货币的价格。
    (二)汇率的多种表现形式
    从其他角度,如外汇制度、资金用途、买卖对象等还有各种汇率的表示方法,如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单一汇率、复合汇率,同业汇率,即期汇率、远期汇率,贸易汇率、金融汇率等。
    

第二节 汇率决定

    
    一、一价定律与购买力平价理论(PPP法)
    (一)一价定律
    亦称同一价格律,即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相同的交易产品或金融资产,经过汇率调整后,在世界范围内其交易成本一定是相等的。这个定律在经济中是通过诸如购买力平价、利息平价、远期汇率等经济关系表现出来的。
    (二)非贸易商品不符合购买力平价时的平价公式。
    传统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在考察时结合长期汇率、长期价格水平是正确的,但应该注意到商品分为可贸易与不可贸易的情况时,购买力平价公式需要有所修正。设有两个国家G、U,为两国的一般物价水平,它们是由可贸易与不可贸易商品、服务的价格构成的,为G国收入中用于非贸易品的比重,则为用于贸易品的比重,为U国非贸易品在收入中的比重,为贸易品在收入中的比重,为汇率。若:
    

    
    则G、U两国的价格水平为:
    

    

    
    若:
    

    
    即由可贸易商品交易决定汇率;两国物价水平之比为;将两公式结合,即将代入;便可得出含有非贸易品时汇率的决定。其结论为:若其他因素不变,则上升,G国货币相对于U国贬值,U国货币升值,反之则G国货币升值。
    (三)贸易商品也不符合购买力平价时的平价公式
    上述公式是以贸易品符合购买力平价而非贸易品不符合购买力平价为出发点的,现在探讨前者对购买力平价也发生背离的情况。这样需要由来替代,后者的含义为U国贸易品价格的G国货币价格与G国贸易品的G国货币价格之比;上升,U国贸易商品相对于G国而言更高,影响了G、U两国贸易品本国价格与汇率的长期关系,即贸易品价格不变,而发生变化,汇率仍然要发生变化。如美元对日元贬值,日商担心失去美市场,坚持日货在美价格不变,即便该货在日本价格也不变,同样意味着日本购入该货与在美相比贵了。
    (四)购买力平价法(PPP法)的应用及其评价
    1.PPP法在国际经济中的应用
    购买力平价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国民收入以及其他经济状况的国际比较中。在计算时,首先确定进行PPP比较的所谓核心(典型)商品的范围,并收集核心商品在不同国家中的价格;其次列出核心商品在各国GDP中的分类,以GDP在各种核心商品的支出为权数,进行国际比较,计算出一国货币的购买力平价;然后进行全面的比较。
    2.对PPP法应用的评价
    (1)它为国民经济的国际比较提供了一种比过去更为科学的方法,使比较较为实际。
    (2)它没有反映出不同国家中同种商品的质量差异、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消费结构的差异、价格政策的区别等;在估算发展中国家时大多高估,而估算发达国家时大多低估,影响了其适用性。
    二、利息平价与远期汇率的决定
    (一)货币的内在价值
    内在价值指货币的购买力、面临的通货膨胀、利息率、汇率以及其他情况的总体考虑,在不同国家之间比较货币更应该这样。
    (二)远期汇率公式的推导
    1.不考虑通货膨胀条件下的远期汇率决定公式
    设代表本国,代表外国,为利息率,为汇率,为时间,货币量为
    有量本币,存入银行则本利和为:为本币一年期利息率;
    如将量本币换成外币存入银行,则本利和为:为外币一年期利息率。
    如远期汇率为,则到期时本利和为:
    按照一价定律,本币一年的本利和应与外币一年本利和用远期汇率折算的本币数量相等,

    

    

    即为所求的远期汇率。
    2.升水(贴水)公式的推导
    (1)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额用升水、贴水和平价来表示,升水意味着远期汇率比即期的高,贴水则反之。
    (2)一般而言,利息率较高的货币远期汇率呈贴水,利息率较低的则呈升水。
    (3)将远期汇率公式两边同时减1,即左边减去,右边减去,因极小,忽略不计,故有:
    

第三节 汇率决定的若干理论

    
    一、传统汇率理论
    (一)铸币平价说
    金本位的产物。认为两国货币的价值量之比表现为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它是汇率决定的基础。在该制度下,实际汇率围绕平价浮动,只要黄金自由流进、流出,对其买卖不加以限制,不会出现银行券超过黄金储备的过量发行,银行券不会贬值,汇率将在黄金输送点之间波动。如果因供求变化,使得汇率波动超过黄金输送点,货币兑换就不如直接运送黄金再换取它种货币来得成本低,因此黄金输送点是实际汇率波动的范围。但当纸币大量发行,其名义含金量与实际代表的金量不符时,自由兑换遭到破坏,以黄金输送点为基础的汇率便也会遭到破坏。
    (二)国际借贷说
    供求说的产物。认为外汇与其他商品一样,价格变动取决于市场供求,而后者又取决于国际商品、劳务和其它当期的债权、债务关系。国际借贷差额是决定汇率变动的基础,该差额是由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差额决定的。一国债权大于债务,国际市场对该国货币供不应求,汇率上升;反之则下降。国际借贷分为固定与流动两种,前者为形成了借贷关系但未进入实际支付,后者则进入了实际支付,只有后者才是决定汇率变动的因素,固定部分有时甚至会出现相反的汇率表现(固定借贷的发生有时会促使本币汇率上升)。一般认为该学说解释了汇率的变动,但没有解释汇率的决定。
    (三)传统购买力平价说
    纸币本位的产物,解释纸币条件下汇率决定与其剧烈波动的原因。购买力平价有两类: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前者为在每一时点上,汇率决定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商,后者为当两国都在存在通货膨胀时,名义汇率等于过去的汇率乘以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商。甲国发生通货膨胀,其货币购买力下降,若乙国物价不变,则甲币在乙的价值下降。该学说认为,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购买力取决于通货膨胀,而后者又取决于货币数量,故其理论基础为货币数量论。
    (四)汇兑心理说
    该学说是国际借贷说与购买力平价说的结合,认为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考察汇率才行。国际借贷说只是从量上说明了汇率的变化,但未涉及质,其质在于满足欲望;购买力平价则只说明了质的一面。该理论认为,人们需要外汇是因为要购买商品与服务以满足人们的欲望(具有效用),效用是外汇的价值基础,真正的价值在于其边际效用,而这又是人们主观心理决定的。人们主观上对外汇的评价不同,造成了外汇供求的变化,导致汇率变动。实际中,心理评价受质和量两方面的影响:前者为货币特定购买力、支付债务能力、制度性因素等;后者为国际收支、货币数量、财政状况等;二者结合构成主观评价。如外汇供给增加,边际效用下降,心理评价降低,汇率下浮,无数个人的供求组成总供求,最终形成实际汇率。学说的基础是奥国学派的主观效用派。
    二、战后汇率理论
    (一)流动资产疡说
    供给借贷说的发展。认为人们对于资产形式的疡会引起资本的大规模流动,在短期甚至中期内对于国际收支的影响要大于经常项目,资本大量流出,国际收支逆差加大,汇率下浮,反之则上浮。理论涉及了资本形式转换对汇率的影响,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如80年代初的美国、尤其是90年代后期的东南亚的金融状况,金融资产形式的大规模转换,会造成巨额资金在短期内流入、流出一个国家,使得一国的国际收支,乃至整个经济受到剧烈的冲击。但从理论上看,资本流动只是国际收支各种交易的一种,因此涉及的范围稍狭窄了些。
    (二)目标汇率说
    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经济目标之一,为达到平衡,汇率变动是一种政策手段,因此结合经济状况确定某一汇率,结合财政、金融的其它政策手段来实现经济的最终目标,即汇率应该由经济目标来决定,人为进行干预是必要的。但由于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的达到手段具有矛盾性,这种说法的适用性受到了限制。
    (三)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
    以货币主义理论为基础。认为汇率应该是浮动的而非固定的,因为固定汇率使控制货币总量成为不可能,后者则可以自动调节国际收支。汇率的稳定有待于世界通货膨胀的解决,而这又必须各国共同努力才可能做到。在实际中,有世界的货币发行国才应该对世界通货膨胀与汇率不稳定负责任,小国在实际中并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