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心理学

课程首页 讲解

第六章 态度与偏见问题

案例4:关于偏见的话题

    
    曾经有位同性恋者本担任某单位的干部,但因为其同性恋活动被发现而被下放到某工厂当工人。后来,由于他的工作能力强,渐渐被升为车间主任,副厂长,最终又回到了原单位任职。但是之后,他的同性恋活动再次被人发现,加上整党时被人揭发有同性恋行为,材料报到上级单位,使得他终于受到开除党籍、厂籍的处分。这事例是由一位党员调查对象所提供给《现代文明画报》的,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一些单位对同性恋行为的典型处理方式。由此可见,同性恋在中国仍是受歧视的特定团体。
    从以上的事例可以明显看到偏见往往会使有才能的人得不到发展的空间。一个社会能继续发展,有赖于有才能的人为之贡献。然而,偏见会使人忽略一些真正有才干的人,而无法从中取得最大的利益。当然,也能看到偏见是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尤其是受歧视的一方。
    2001年4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出版,其中有关同性恋的部分有了重大的变化。新标准认为同性恋是正常的。这是中国首次承认同性恋非病理化。要知道,有些偏见产生于对事物的陌生。一些人对同性恋抱有恐惧乃因为他们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疾病或精神病。有些人甚至认为同性恋和艾滋病是等同的。因此,排斥和厌恶的情感油然而生。如今明文表示,同性恋非病理化。同时,第3版也指出性指向“从性爱本身来说,不一定异常”,表示同性恋或双性恋作为整体概念并不异常。因此,对于同性恋,人们应该学着不以他们的性指向来品价他们,而是以他们的能力和性格为标准。然而,这说来容易做来难。根深蒂固的偏见非一朝一夕所能去除。况且,同性恋在中国所面临的非西方同性恋者曾一度所面对的迫害和仇视,而是社会的忽视和蔑视。要求人人平等是近乎不可能之事。但是,出于对人权的尊重,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去挖掘潜在的偏见,并正视它们。可以预见的是,没有偏见的社会将是个更和睦的社会,减少偏见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有必要的。怎样减少你自己的偏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