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

课程首页 章目录
  当前位置:课程讲解 > 1章 > 2节 > 1点

第二节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一、会计对象

    
    会计的对象,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任何一个企业要进行经济活动,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如货币资金、材料、产品或商品、设备、房屋等。这些物质基础虽然具有不同的形态,但它们均具有以下特点:(1)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2)能够用货币表现;(3)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在会计学中,把凡是具备上述特点的物质基础称为资产。资产最显著的特征是能够为其拥有者或控制者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
    有的投资者对企业投资后,要求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并按投资比例获取一定的报酬。对于这种投资者,会计上称为所有者(或者股东)。所有者通常以投入货币、设备、材料等资产的形式对企业进行投资。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表现为如下特点:(1)不要求偿还,企业可在存续期间内长期使用;(2)要求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3)按投资比例承担风险;(4)分享剩余利润及资产;(5)能够用货币计量。会计学中将凡是具备上述特点的所有者投资称为所有者权益(或者股东权益)。所有者和债权人投资的显著特点是各种形式的投资均能够用货币表现。
    企业所拥有的资产总是有一定来源的,总有投资者投入一定量的资本。投资者以一定的方式对企业投资后,对企业的要求权是不一样的。有的投资者对企业投资后,仅要求企业按期偿还本金,并按照规定的利息率偿还利息。对于这种投资者,会计上称为债权人。债权人通常以借款、应付款的形式对企业进行投资。债权人对企业的投资形式不同,但各种投资形式均具有以下特点:(1)能够用货币计量;(2)需要企业以债权人能够接受的资产或劳务偿还;(3)企业承担的偿债义务。会计学中将凡是具备上述特点的债权人投资称为负债。
    企业通过所有者和债权人的投资获得各种形式的资产,其目的是要进行经济活动,也就是为社会需求提供商品或劳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供商品或劳务的目的必然是获得一定量的经济利益流入。这种经济利益的流入表现为如下特点:(1)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2)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3)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入。会计上将具有上述特点的经济利益流入称为收入,如销售产品取得销售收入,提供劳务取得营业收入等等。
    企业为取得一定数量的收入,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如为销售商品要发生生产销售人员的工资,设备、房屋要损耗,材料等要耗费,也就是说,要获得一定量的经济利益流入,总是要有相应的资金流出或耗费。与经济利益流入相对应的经济利益流出表现为如下特点:(1)日常活动中发生的;(2)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3)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流出。会计上将具有上述特点的经济利益流出称为费用。
    会计从产生开始,就具备了记录、计量所得、耗费,评价得失的功能。所得和耗费分别为收入和费用,收入大于费用的余额,会计上称为利润;反之,称为亏损。如果出现利润,所有者将要求分享利润中的一部分,即利润分配;如果出现亏损,所有者应承担亏损造成的损失,并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弥补,以保证经济活动在原有的规模上进行,即亏损弥补。由于收入和费用都能够用货币计量,由此计量的利润及利润分配、亏损及亏损弥补也能够以货币表现。
    可以归纳出会计的对象是基层单位组织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