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全部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会计核算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会计核算职能的基本特点是:
1.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不可能简单地将不同类别的经济业务加以计量、汇总,只有通过按一定程序进行加工处理后生成,并以价值量表现的会计数据,才能掌握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及其结果。虽然会计可以采用三种量度(货币量度、实物量度、劳动量度),从数量上反映经济活动,但是只有利用货币计量,通过价值量的核算才能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所以,会计核算从数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是以货币量度为主,以实物量度及劳动量度作为辅助量度。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会计核算的完整性,是指对所有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都要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不能有任何遗漏;会计核算的连续性,是指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要连续进行,而不能有任何中断;会计核算的系统性,是指要采用科学的核算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保证所提供的会计数据资料能够成为一个有序的整体,从而可以揭示客观经济活动的规律性。
3.会计核算要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在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中、事后核算的同时,还可以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会计核算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后的记录、核算、分析,通过加工处理后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料,反映经济活动的现实状况及历史状况,这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经营管理需要加强预见性。为此,会计要在事后、事中核算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到事前核算、分析和预测经济前景,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更多的经济信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会计的管理功能。
(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另一个基本职能。任何经济活动都要有既定的目的,都要按一定的目
的来运行。会计监督就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评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会计监督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价值指标来进行。会计核算通过价值指标综合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会计监督的主要依据就是这些价值指标。为了便于监督,有时还需要事先制定一些可供检查、分析用的价值指标,用来监督和控制有关经济活动,以避免出现大的偏差。由于基层单位进行的经济活动,同时都伴随着价值运动,表现为价值量的增减和价值形态的转化,因此,会计监督与其他各种监督相比较,是一种更为有效的监督。会计监督通过价值指标可以全面、及时、有效地控制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
2.会计监督要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包括事后监督、事中监督及事前监督。会计的事后监督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以及相应的核算资料进行的审查、分析;事中监督是对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取得的核算资料进行审查,并以此纠正经济活动进程中的偏差及失误,促使有关部门合理组织经济活动,使其按照预定的目的及规定的要求进行,发挥控制经济活动进程的作用;事前监督是在经济活动开始前进行的监督,审查未来经济活动是否符合有关法令、政策的规定,是否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在经济上是否可行。
3.会计监督的依据是合法性及合理性。合法性的依据是国家颁布的法令、法规;合理性依据的是客观经济规律及经营管理方面的要求。会计监督的目的就是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合理、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