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

课程首页 章目录
  当前位置:课程讲解 > 2章 > 3节 > 2点

第三节我国的国际储备管理

二、我国国际储备的管理

    
    (一)我国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
    合理确定我国的国际储备规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它既关系到我国宝贵的外汇资源能否得到有效运用,又涉及到宏观经济的安全与稳定问题,也反映出国家对外汇储备管理的政策及其水平。遗憾的是,对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复杂问题,目前理论界还不能够提供可靠的理论模型供实践部门使用。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确定适度的储备规模时应该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1.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
    2.外债状况与对外融资能力。
    3.汇率制度安排。
    我国外汇储备水平管理的核心是要保持适度的储备水平。适度的储备水平是一个“区间”的概念,有上下界限。下限为不低于满足3个月进口需要的储备量,上限为“保险储备量”。我国的外汇储备量必须为“保险储备量”,即高于满足3个月进口需要的储备量。至于应该高多少,目前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有不同的看法。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连年大幅增长,由于我国相当一部分外汇储备是以购买国外政府债券等收益率相对较低的方式存在,政府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和其他一些负面效应引起了国内外不少学者与实际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不同学者测算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差异较大,但是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超过了经济上合理的持有额度,出现了“过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二)我国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1.可适当增加黄金储备的数量。
    2.适当调整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和资产结构。
    3.实施更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政策,争取更高的储备资产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