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心理学

课程首页 章目录
  当前位置:课程讲解 > 1章 > 1节

第一节心理学的哲学背景

    
    在所有的历史事件中,最难以捉摸的是心理学在古代的开始。与科学知识的产生相比,人类对人性的了解要晚得多。考古学的研究表明,在青铜器时代,人类就开始用甲骨文记载有关的天文知识。但在西方文明史中,最古老的论述心理学的著作却是荷马的诗集《伊利亚特》(Iliad)和《奥德赛》(Odyssey)。这些故事讲述的是爱情和真诚、激情与战争,因此,它必然包含着对人类行为的解释,并间接地反映了最古老的民族心理学知识。
    Plato:哲学始于惊异。最早对世界进行哲学的探讨。从泰勒士到德谟克利特,希望了解宇宙是什么样子?基本构成以及运作规律是什么?公元前5世纪哲学的变化:从物理学问题向心理学问题的转化:人是什么样的?什么是认识?我们怎样获得认识?要认识什么?——认识论的问题(epiteme)。柏拉图使认识论成为两千年来哲学的中心论题。
    哲学家需要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关于灵魂(soul)的问题:
    灵魂存在吗?它的性质是什么?有哪些功能?与身体有什么样的关系?心理学家反对灵魂的说法,而选择心灵(mind)的解释,并继续对这些令人烦恼的问题进行探索。
    二是认识论的问题(epistemology):
    人类如何认识世界?epistem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episteme(认识)和logos(理念或学问)。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涉及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而这也是心理学家所要回答的问题。
    三是人性(Human Nature)与伦理问题:
    哲学家和宗教思想家关注这些问题,实际上心理学家一直对此问题有兴趣。人之初,性本善吗?人有动机吗?哪些动机是受欢迎的,哪些动机是应该抑制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心理学是对灵魂的研究,而灵魂是将生命与无生命的世界区分开来的东西。在《灵魂论》(On the Soul)中,亚里士多德把灵魂解释为“潜在地拥有生命的一种自然的躯体形式”。一切生物都具有灵魂,正是灵魂决定了生物的本质。亚里士多德把生命限于动植物和人,生物的灵魂可以分为三等:植物只有滋长的灵魂,动物有感性的灵魂,人则有理性的灵魂。从植物到人,灵魂的等级越来越高。
    幸福哲学:伊壁鸠鲁的学说是古希腊治疗哲学中最有影响的一种理论。他的学说也被称为“花园哲学”(philosophy of the garden),该学说主张从纷乱的世界中撤退,以便过一种宁静的哲学生活。伊壁鸠鲁认为,幸福可以通过回避一切激情来找到,包括性爱中的大起大落、简单地生活、避免依赖别人和世界等。
    犬儒主义:是古希腊文化中的嬉皮士,他们虽然活在这个世界上,却不属于这个世界。他们认为,一个人应该尽可能地活得自然,拒绝一切习俗,并对他人所抱的成见持蔑视态度。犬儒主义的创始人是安提西尼,他曾经宣称“我宁愿发疯也不愿去体验快乐”。而最有名的犬儒主义者第欧根尼把自己比喻为一条狗,因为他学着像狗一样地生活,完全摆脱社会习俗,像狗一样地在集会场合大小便。当亚历山大皇帝站在他住的洞口问能为他做点什么的时候,他回答道:“从我面前滚开!”
    皮浪的怀疑论(Skepticism)不相信感官知觉,认为以经验为基础得出的任何一种结论都是不可靠的。因此,皮浪认为人生的目的就在于达到心神宁静,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安于不知。
    斯多噶主义(Stoicism)作为治疗灵魂的一种方法,斯多噶学派提出了两个相互联系的观点:绝对决定论和根除情绪论。在他们看来,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是事先注定的。同时,他们也相信人可以控制自己的心理世界,由于对不幸感到不悦是我们的缺点,所以人要避免强烈的情绪,因为它会使我们对人与事做出过度的评价,从而导致不幸。
    此后,因为基督教的产生,人类经历了1000年的黑暗。这段时期被称为中世纪的黑暗。在这1000年的岁月中,科学的光芒被宗教所遮盖,上帝及其在地球上的代理人教会控制了一切,人们不再去理解自然的规律,而是去探求上帝赋予人类的理性。
    奥古斯丁只求理解上帝和灵魂,强调通过内省的方法来认识上天和灵魂。在他的作品《独白》中,奥古斯丁写到:
    理  性:那么,你希望知道什么?
    奥古斯丁:我希望知道我所祈求的事。
    理  性:请概括地说一下。
    奥古斯丁:我希望知道上帝和灵魂。
    理  性:没有别的了吗?
    奥古斯丁:别无他求。
    托马斯·阿奎那在《忏悔录》中写道:
    不是为了相信而理解,而是为了理解而相信。
    决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而是信仰了才能理解。除非我信仰了,我决不会理解。
    在中世纪的黑暗中,有两个理智运动对人类理解自身有着重要的影响:浪漫的爱情主义和个性的成长运动。
    罗马时代的厌女症与柏拉图式的禁欲主义把女子特性与人体诱惑联系起来,把一切形式的性,不管婚内还是婚外的,都看成是极大的罪恶。贞洁的地位被提高了。尽管在中世纪女性的地位如此之低,但女性始终没有放弃过对爱情的追求。首先表现在人们对异教爱神维纳斯(Venus)的赞美,人们用世界的玫瑰(Rose of the world)来描述她;其次,浪漫的爱情在贵族中也开始建立,并且与中世纪骑士的荣誉观结合在一起。骑士们愿意为自己所爱的女性而献身。而这种爱成了稳定婚姻的基础;最后,浪漫爱情削弱了中世纪社会团体性质的基础,因为它是一个人感情关系而非社会地位为基础的。总之,两个人浪漫的心灵和肉体的融合将教会、国家和社会完全抛在了脑后。
    斯特拉斯布《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and Isold
    “男人在那里是要与女人在一起,女人在那里是要与男人在一起,他们还需要别的什么呢?”
    个性这一概念形成于中世纪,但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它才在思想上扎下了根。西方个人主义的起源也存在于中世纪的大众文化和宗教,它通过伦理学和神秘的宗教步入经院文化。在12世纪之前,人们并不认为罪恶是个体身上的某种现象,只有到了12世纪的时候,人们在判断犯罪时才考虑个人的动机。这种态度在伦理学家阿贝拉尔(Peter Abelard)的思想中得到了体现,他认为罪恶本是一种意图,而意图显然是个人的。中世纪的天主教忏悔是心理治疗的一种实践形式。神秘主义强调个人与上帝的关系,认为宗教的最终结果将成为个体自身与上帝之间一种亲密的直接交流。
    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之后,人类终于迎来了文艺复兴的曙光:文艺复兴对哲学没有什么贡献,因为在奥卡姆与笛卡尔之间没有出现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它对科学的贡献也令人怀疑,因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很少运用科学。它的不朽成就在于艺术和政治,它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引起了一种广泛的价值观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人们称为“人本主义”(humanism)的东西。人本主义是西方理解宇宙以及人性在宇宙中位置的世俗化的观点,它强调人是世界的中心,上帝不是。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作品,
    在理性上如此高贵,
    在才能上多么无限,
    在形式上既赢笔墨,
    在运动上又获赞美,
    在行为上如同一位天使,
    在理解上又似一位神仙;
    世界之精华,动物之典范。
    时间跨度:14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初期
    目 的:资产阶级反宗教反神学
    方 式:借用古代的文化名人的科学思想
    代表人物:
    脱拉西(1304-1374):不认识自己,决不能认识上帝
    斐微斯(1492-1540):《人的神话》
    达芬奇(1452-1519):个人主义
    哥白尼 刻卜勒 伽利略
    17世纪到18世纪,是机械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时代,在这个时期,牛顿和笛卡儿的观点左右着整个世界。1687年,牛顿出版了他的《数学原理》,表明了新的科学观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牛顿的运动定律把世界图景的机械化推向了极端,他认为世界的运转遵循着机械运动的规律,而不是什么神秘的力量在起作用。这种世界观告诉我们:上帝已经死了,留下来的只是一个冰冷的、没有人格的宇宙。这种观念沉重地打击了中世纪人们对上帝的崇拜。
    18世纪是启蒙运动的时代,1748年,拉美特利的《人是机器》出版。“让我们大胆地断言人是一架机器。”灵魂只是一个空洞。拉美特利把动物提升到人的地位,认为动物与人都有道德情感,例如悲伤与悔恨,因此道德在自然的生物秩序中是固有的。他主张接受唯物主义的进步性质和道德的优点,抛弃无用的思辨和宗教迷信,以便获得愉快的生活。在他看来,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我们自己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就能够推崇自然和尊敬自然,决不毁坏自然。我们也将善待别人。
    启蒙运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危机:启蒙运动的哲学家想把牛顿派的理性用于人类的事务,用于心理学、伦理学和政治。在他们看来,科学的理性应该破除迷信,宗教启示和历史传统,创造美好的生活。但是,这种哲学不能容忍文化的多样性。在他们看来,由于文化传统不是理性的产物,所以一切的文化都不符合理性的观念,这是一种关于理性和科学的霸权主义。
    这种霸权主义引起了一些思想家的反感,他们反对自然科学的霸权主义,强调文化的自治,他们也反对过分强调理性的做法,主张内心的情感。
    英国诗人William Blake(1757-1827)的诗歌就表达了当时的人们对这种哲学的机械世界的恐怖:
    我们将目光转向欧洲的学校,
    瞥见洛克在低声抱怨,
    希望牛顿的水轮把服饰染黑;
    在沉重的花环下,
    笼罩国家的是残忍的暴行。
    视野所及,轮儿带齿;
    彼此咬住,强行运作。
    赫德尔反对启蒙运动对理性和普遍真理的推崇,而强调人类内心的浪漫主义信仰。他的格言是“我们生活在我们自己创造的世界中。”赫德尔强调历史和文化的独特性,认为应该力求满足我们自己和我们自己的文化,不要卑躬屈膝地追随过去时代的风格和态度。由于每一种文化的独特性,所以赫德尔反对把一种文化的价值强加于另一种文化之上的企图。
    19世纪的世界Frankling Baumer(1977)把19世纪的社会和理性的历史分为四个阶段:
    浪漫主义的世界:它强烈反对哲学的自然主义,维护情感而非理性。
    新启蒙运动:以变化了的形式继续启蒙运动。
    达尔文主义的世界:它是19世纪主要的理性事件。
    世纪的结束:在丧失传统宗教的信念和探寻可供选择的安慰源泉中产生的一个充满焦虑的世界。
    浪漫主义诗人William Blake曾经说道:“愿神保佑我们,使我们免于单一的梦幻和牛顿的酣眠。”浪漫主义崇尚一切强烈的情绪-——甚至是有害和狂暴的情绪。他们希望宇宙中除了原子和虚空之外还有更多的东西,通过感情和直觉,人们就可以达到一个超越物质的世界。
    浪漫主义把心灵的活动描绘成自由的、自发的活动,尽管意志是一头野兽,野性意味着痛苦,但也意味着选择的自由。浪漫主义的这种观点导致了他们对英雄的崇拜,因为这些人是为了意志而不屈服于世道常情的人。浪漫主义反对导致法国启蒙运动的机械式的社会概念,因为如果社会象自然那样机械,那么它就可以被理性地和科学地控制。Edmund Burke认为,社会是生长的,而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正如过分修剪会损害树木一样,科学地设计社会也会扼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