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

课程首页 讲解

第八章 编制报表前的准备工作

题目1


题型: 单项选择题


    1.月末对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总账借方合计数与贷方合计数的核对。这种核对的理论依据是( )。
    A.收入-费用=利润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总账的本期发生额=所属明细账本期发生额的合计数
    D.总账的本期余额=所属明细账本期余额的合计数
    

答案:

B

分析:

资产类账户期末一般为借方余额,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一般为贷方余额,由于存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以总账的借方余额的合计数应等于贷方余额合计数。因此本题应选择B。

题目2


题型: 多项选择题


    2.结账前应对应计费用进行调整。下列各项中,属于应计费用的有( )。
    A.尚未支付的房屋租金
    B.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C.商品销售成本
    D.预收租金收入
    E.银行借款利息
    

答案:

BCE

分析:

房屋租金一般采取预付的方式,然后每期摊销,尚未支付的房屋租金表明费用尚未发生;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每期摊销;商品销售成本应每期结转;预收租金收入不属于应计费用;银行借款利息应每期提取。因此本题应选择BCE。

题目3


题型: 判断题


    3.如果发生单位撤销、合并和改变隶属关系,应进行全面清查。
    

答案:

正确

分析:

单位撤销、合并和改变隶属关系时,产权会发生变动。为了保证产权的准确性,应进行全面清查。因此本题正确。

题目4


题型: 名词解释


    4.工作底稿
    

答案:

工作底稿,亦称“工作底表”,是将一定会计期间核算所得到的会计资料汇集一起,为最终取得一定的会计信息而进行调整、试算、分析的表式。工作底稿有各种用途,如总分类账户余额和发生额试算表、期末账项调整表、为编制报表提供资料的工作底稿等等。不同用途的工作底稿,其格式也不同。工作底稿一般包括调整前余额(发生额)栏、调整账项栏、调整后余额(发生额)栏。

分析:

名词解释的答题要点概括为:(1)工作底稿的定义;(2)工作底稿的基本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