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源
			
            - 
[1]《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
[2]《国际收支统计年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金融出版社.有关的各年
[3]《国际资本市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0.9.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概览》
  丁爽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12月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2007年
[6]《国际清算银行年报》
  BIS.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2006年
[7]《国际收支理论与实务》
  贾孟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
[8]《国际金融学说史》
  陈岱荪,厉以宁.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
[9]《发展中国家国际储备需求研究》
  马之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汇率与国际金融》
  劳伦斯·S·科普兰著,唐旭等译.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年
[11]《美元与日元——化解美日两国的经济冲突》
  罗纳德·I·麦金农,大野健一著,王信,曹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
[12]《汇率的不稳定性》
  保罗·克鲁格曼著,张兆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汇率波动的经济效应》
  涂永红著.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
[14]《人民币汇率研究》
  杨帆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
[15]《金融市场与机构通论》
  弗兰科·J·法伯兹等著,康卫华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16]《金融市场学》
  兹维·博迪,罗伯特·莫顿著,伊志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曹凤歧,贾春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18]《国际金融市场与制度创新》
  钱荣堃,马君潞.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
[19]《资本浪潮—金融资本全球化论纲》
  钟伟.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
[20]《国际货币发展的趋势与对策》
  王立中.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21]《国际游资与国际金融体系》
  梅新育.人民出版社.2004年
[22]《我们为什么要在飞速转动的市场齿轮中塞沙子?――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
  詹姆斯·托宾.原载于《华盛顿邮报》.1997年12月21日.中文《国际金融研究》.1998年第2期
[23]《基于金融安全的流动流动:理论解读与中国实证》
  李成,郝俊香.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第8期
[24]《世界银行:寻求发展之路》
  金立群.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3月
[25]《欧元:区域货币一体化的矛盾与挑战》
  杜厚文,李小牧,王广中.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11月
- 教材类
- 
[1]《国际金融》
  刘震,周文和.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
[2]《国际金融》第二版
  陈雨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国际金融》
  商务部编写组.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年
[4]《国际金融新编》(第二版)
  姜波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5]《国际金融》(修订本)
  钱荣堃.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6]《国际金融学》
  潘英丽,马君潞.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
[7]《国际金融》
  易纲,海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8]《国际金融实务》
  刘玉操.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9]《国际金融》
  钱荣堃,陈平,马君潞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国际金融》
  沈国兵主编.上海财政大学出版社.2004年
- 网络资源
- 
[1]http://www.pbc.gov.cn/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资料
[2]http://www.safe.gov.cn/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资料
[3]http://www.stats.gov.cn/
  国家统计局网站资料
[4]http://www.imf.org/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资料
[5]http://www.worldbank.org/
  世界银行网站资料